第(2/3)页 贾琏大喝一声:“还有谁敢反抗?” 心胆已破,剩下的锦衣军纷纷弃械跪降。于是贾琏大步走进殿内。 里头的大臣们眼睁睁的看着贾琏拿着方天画戟进来,刃上还流着鲜血。 畏惧的为他让开一条道。 贾琏反手拿着方天画戟,看也不看上面,笑着给群臣拱手:“原来大家伙都在,请你们出去迎接皇上吧?” 满殿的文武尴尬的不知道谁第一个出去。 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,圣贤书也读过,君子不立危墙之下,识时务者为俊杰,也知道一句俗语,枪打出头鸟。 贾琏笑的灿烂:“怎么,大家都像小丫头似的矜持起来了?皇上可马上要到了。” 看着贾琏那一脸淡然的样子,义忠郡王正高座御座之上:“贾琏,你这是要造反吗?就算你杀了朕你又能得到什么?朕可以答应你,只要你跟随朕,朕可以封你为异姓王,并且你也听说了,朕给你父亲贾赦封了荣国公,贾政为宁国公,到时候你贾家就是一王两国公,你以为如何?” 这时候后面的武勋,也都跟着进来了,听到这话,俱都是看向贾琏。 此时,整个的战场和局面都要看贾琏怎么选择了。 贾琏若是选择义忠郡王,那景隆帝就没有了希望,而若是选择了景隆帝,那义忠郡王的造反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可能性。 所有人都看向了贾琏,特别是四王八公家族的人,以及贾家的老部下以及贾琏自己的部下。 毕竟贾琏一个人的实力足以镇国,所以贾琏选谁,他们就选谁。 贾琏闻言笑着说道:“王爷说笑了,我对你说的那些东西都没什么兴趣,异姓王虽好,不过对我来说不算什么,至于荣国公和宁国公的爵位,就更不算什么了。” “所以王爷还是投降吧!” 义忠郡王见贾琏向他的一步一步走来,狞笑道:“朕怎么可能死在你的手里,这不可能。”说完就自刎了。 随着义忠郡王的死亡,这一场闹剧终于落下了帷幕。 义忠郡王自杀之后,景隆帝便带领着人马返回了京城。 在大军来到京城城门门的时候,内阁首辅杨益和次辅周辅臣以及林如海已经带着满朝文武在迎接了。 “臣等恭迎陛下回銮!” “众卿平身吧!”然后景隆帝就在满朝文武的簇拥下返回了皇宫。 回到皇宫内,景隆帝听到下面人汇报的消息,一脸的心痛。 太上皇死了,景隆帝倒是没觉得有什么,或许心里会更高兴一些。 但是他的大皇子,二皇子,四皇子,和六皇子的死,就让他心痛了。 现在他就只剩下二皇子和五皇子两个儿子了,其余的就剩下贾元春这个贤妃肚子里的孩子了。 不过即便死了四个儿子,景隆帝还是忍着丧子之痛,向杨益问道:“这几日,京城的形势如何?” “陛下,义忠郡王造反之后,并没有大肆屠杀臣子,只是杀了一些将领。”杨益奏道。 “既然如此,你们退下吧,朕要静一静。”景隆帝道。 “还望陛下不要悲伤过度,保重龙体为要。”杨益走时,还不忘叮嘱道。 景隆帝挥挥手,表示知道了。 待众人告退后,御书房只剩下景隆帝一人。想着这几天发生的事情,要不是自己太大意,怎会发生如此惨事,让自己承受丧子之痛,这也让景隆帝更加痛恨义忠郡王,恨不得将其挫骨扬灰。 京城的事情,在平叛之后,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直隶,而京城内的大街小巷也都在议论这件事情。 “喂,你们听说了么?这次义忠郡王造反,差点就成功了,要不是冠军侯出手,陛下可就悬了。”路人甲说道。 “我也听说了,冠军侯就带着两万人,就解决了这场叛乱。”路人乙说道。 “你们说以冠军侯这次的功劳,会不会封国公啊?”路人丙说道。 “国公?我看不止,弄不好要封王吧,”路人甲道。 “封王?我看够呛,那冠军侯,可是世袭罔替。要是封王的话,那不就等于多出一个****吗?”路人乙说道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