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就在这关键时刻,京城四周涌出无数身披重甲的士兵,他们犹如钢铁洪流,从四面八方汹涌而来。 这些正是曹猛麾下的益州精兵,早已在京城四周悄无声息地布下天罗地网,只待闯王大军自投罗网。 此刻,他们终于等到了时机,准备给敌人致命一击! 闯王领兵征战,显然尚缺几分火候,一味勇猛冲锋,犹如猛虎下山,却忽略战术布局,终究是落了下乘。 当正规军的铁蹄轰鸣而来,那看似浩荡的十五万起义军,如同一盘散沙,成了乌合之众。 他们之所以自扬州一路披荆斩棘,直至龙谷关下,实则借了天时地利之便。 扬州、徐州一带,因种种缘由,兵力薄弱,诸多城池关隘,守卫之兵不过寥寥数千,形如虚设。 这一连串的胜利,让十五万义军心中燃起熊熊自信之火,误以为大贞王朝的军队已是强弩之末,徒有其表。 他们浑然不知,扬州、徐州等地的兵力空虚,是因为大部分都是为了抵御倭寇来袭的海防军。 各路州郡虽欲调兵遣将,以遏其锋,奈何远水难解近渴,只能任那起义军如狂澜般席卷,直至京畿之地,再图一举荡平。 曹猛麾下的益州三十万大军,纪律严明,训练有素,虽与镇守边疆的藩王大军无法匹敌,但对付十五万仓促集结的乌合之众,绰绰有余。 曹猛手持一把长枪,跨坐棕色骏马,英姿勃发,声如洪钟,振臂高呼。 “将士们!陛下有令,誓要斩尽逆贼,以正乾坤!” “杀——!!!” 刹那间,三十万大军如同怒涛翻涌,自隐匿之处猛然杀出,给予毫无防备的闯王大军以致命一击,令其措手不及,阵脚大乱。 闯王麾下起义军,在突如其来的风暴面前,显得如此脆弱,眼看形势不妙,想要调转方向撤军,却发现三十万益州军呈现包围之势,把闯王大军给围得水泄不通。 在一片厮杀声中,闯王大军溃不成军,兵败如山倒,就连闯王旗帜倒在地上,也无人问津。 这场单方面的屠戮从日出杀到日落。 京城之外,不过数里之遥,鲜血浸染,尸横遍野,触目惊心。 曹猛的益州大军以区区两万损失,竟如秋风扫落叶般,将十五万气势汹汹的闯王大军彻底击溃。 闻讯而至的岳青山与卫飞二人匆匆出城,一脸崇敬地迎接凯旋的曹猛。 “曹将军真乃虎将也!十五万贼寇,竟被你一人杀得溃不成军。” “此番大胜,曹将军必将再次获得陛下赏识,加官进爵,指日可待!” 曹猛闻言,谦逊地拱了拱手,笑道:“两位将军谬赞了,曹某不过恰逢其时,得此诛逆良机。此番胜利,乃是众将士奋勇拼杀,绝非曹某一人之功。” 捷报很快就传入了京城,京中百姓们欢天喜地迎接大军入城。 若不是他们一次次捍卫京城安宁,他们这些京城的百姓又如何能在此繁华之地安享太平,安居乐业? 捷报经过皇城,一层一层递入皇宫。 而此时赵政还在御书房里批阅奏折,并没有把起义军抵达京师的事情放在眼里。 王震带着捷报急匆匆地进入大殿。 “陛下……” 高力见王震有些失态,连忙提醒道:“王公公,小声点儿,陛下还在忙于政事,不可惊扰!” 王震急不可耐地忽略繁文缛节,拱手禀报道:“陛下!京中传来捷报,曹将军麾下将士已将闯王大军悉数剿灭,更生擒闯王本人!” 赵政闻讯,面容平静如水,波澜不惊地问道:“那闯王可曾吐露,其背后究竟是谁在暗中扶持?” 王震神色一凛,答道:“陛下,大理寺严审之下,闯王却咬紧牙关,不肯吐露半字。奴婢私下揣测,此事与前朝余孽恐怕难逃干系。” 这时,高力亦步亦趋,同样双手作揖,补充道:“陛下,微臣曾听秦将军提及,前朝余孽昔日遁逃的方向,正是江南六郡之地。” 赵政轻轻合上奏折,眸光冷冽如霜。 “你们还愣着干嘛?还不赶紧把前朝余孽掘地三尺也给朕挖出来!” 大荒王族余烬若是不陈早上熄灭,必将成为大贞王朝稳固江山之下潜藏的威胁与隐患。 高力与王震闻言,身形不由自主地一颤,连忙躬身退出充满压迫感的御书房。 他们心中暗自发誓,定要倾尽全力,挖出藏匿于暗处的前朝余孽! 因为陛下震怒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