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集 战船登场-《穿越明朝之牧狼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他疑惑归疑惑,却让张纪赶紧去李敏府上,将李大人跟方先生都请来。

    不到两刻钟的功夫,李敏和慕轩跟着张纪赶来了,虽然今天艳阳高照,但天还是很冷的,不过李敏和慕轩两个都是满头大汗,显然赶得很急。

    等他俩拜见之后,朱祐樘就问:“方先生也已知杭州府、苏州府等地之事,为今之计,安定民心是首要之务,但必须先将这些地方以及路经这些地方的举子们送来京师,否则,可就会酿成大变了。先生可有何良策?”

    慕轩点头说:“殿下所虑甚是,慕轩也想这事得先解决,就不揣冒昧,去麻烦李尚了。”

    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一旁的李敏身上,听慕轩的话音,李尚有辙?

    户部尚李敏,字公勉,景泰五年进士,从御史开始,一路做过浙江、湖广按察使,山西、四川左、右布政使,成化十三年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巡抚过大同,击退过来犯的蒙古人,后来被召入朝担任兵部右侍郎,后来以左副都御史身份巡抚保定诸府,成化二十一年改督漕运,去年十一月才召拜户部尚。

    李敏做官,最大的特点是敢于打破常规,不拘俗套,别的不说,就说他巡抚大同之时,见山东、河南两地送来边关的粮饷,因为路途遥远,损耗较多,他就想出了以银折粮的办法,让那些地方按照当年粮价纳银,这样一来,既免除了运粮士卒的艰辛,又替朝廷省下了不少费用,而这些省下的费用,他拿来给边塞将士整治装备,真是一举三得。

    李敏见大家的目光都在他身上,倒也没什么畏缩的,向着朱祐樘躬身一揖,说:“臣下之前督管漕运,每到冬季,运河水位下降,一些地方船行困难,如今又恰逢扬州府闹起罢运,各地举子如要及时赶到京师,可以转走海上,那样的话,必定能够及时入京,还望殿下明察!”

    走海上?大家面面相觑,海上安全吗?

    李敏显然知道他这提议会招来什么样的疑虑,说:“臣下督查漕运时,曾经有一次浙江台州府昌国卫的战船追击海寇,一直到了扬州府沿海一带,臣下见过昌国卫的战船,战船分大小两种,船身上都覆以铁板,非常坚固,那大的战船虽然船身庞大,但在海上行动迅疾又平稳异常,船上还装有火炮,如果能够调动这些战船作为运送之用,必定稳若泰山。眼下刚入正月,海上风浪不常见,应该不会有天灾之虞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听着暗自点头,看看李东阳,后者欠身问:“李尚,台州毕竟离此甚远,要让他们准备好战船,同时还得通知各府官衙召集举子,恐怕会有难处呀!”

    李敏点头,说:“事急从权,这方面,或许方先生可以帮上忙。”

    他看向慕轩,其他人也马上醒觉了,既然这位方先生能够跟朝廷同时得到各府的消息,那或许他真有办法将这些消息传回各地。

    慕轩点点头,说:“慕轩确实有办法及时传递消息,只是需要稍作准备,最快明天黄昏可以准备妥当。”

    朱祐樘点头,要让昌国卫准备战船,还得让各府召集举子,那得由兵部、吏部联合行文,这些公文也得有时间准备,明天黄昏能够准备好已经很不错了。

    于是,朱祐樘带着李敏等人赶回皇城,直接来见成化帝,成化帝在御房见他们,神情间满是愤怒,朱祐樘不知出了什么事,当爹的就主动说起了,原来方才夏侯富廉求见,说有要事相奏,成化帝接见了他,夏侯富廉说他得到消息,夔州、武昌两府发生了罢工罢市罢运之事,但两府知府出于私心,居然没有及时上奏布政使衙门,如今湖广及川贵等省人心浮动,尤其是那些赶着来京师应考的举子,心急如焚,夏侯富廉说别的他不太了解,但成化十九年夺得四川乡试第一名的解元刘春他见过,此人才学抱负不凡,而且在地方上民望甚好,去年四川乡试夺得解元的邹智据说年方弱冠,也是满怀壮志,如果像他们这样的人才不能及时赶到京师应考,那地方百姓的怨望恐怕会越来越重,必会招致变故,所以,夏侯富廉求皇帝想办法解决此事。

    成化帝说着,让内侍将御案上一张宣纸拿给朱祐樘他们看,众人一看,上面一手潇洒的王羲之行:“坐见山如画,沿阶草自花。翠烟浮近市,绿树隔邻家。爱国心应切,疲民事莫涯。何当罄仁术?不待救疮疤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