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八章 医药-《南陈帝业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只是两世为人,其中详情,他却怎么也记不清了。
    此时的沈婺华正逗弄着一只自徐州贡来的狸猫,她们皆在等待着皇帝下值,以便同食晚膳。
    这只半大的狸猫生得十分乖巧,性子也极为黏人,是以入宫不过半月便讨得了皇帝与贵姬的欢心,还得了皇帝“清宁”的赐名。
    此间听得皇帝出言,清宁抬着脑袋望了过去,眸光明明灵动,却偏有一股憨态。
    她听得贵姬言道。
    “葛散骑的《肘后卒救方》,妾身却是未曾看过。”
    “不过妾家中藏有一卷前梁陶弘景公的《肘后百一方》,此书具言是以葛公的《肘后方》增补所得,当是相差仿佛的。”
    陈伯宗闻言一喜,在那封骆文牙请罪的文书上,批了“安养顽疾,戴罪留用”数字,便搁了笔墨,走到沈婺华身边。
    交趾之事,自有徐度这般的宿将老臣去料理,他于此,是颇为放心的。
    他只是还有些烦恼那疟疾之事。
    他将清宁捉入怀中,抚了抚其身上柔顺的毛发,感觉心内的烦恼消散了些。
    他便问沈婺华道。
    “婺华可记得那书中是否有言‘青蒿’之处?”
    沈婺华闻言凝眉,努力搜寻着那些往日的记忆,半晌方才答道。
    “似有‘青蒿一握,绞取汁,尽服之。’等句。”
    “似是治疟病的办法之一。”
    她刚想问皇帝为何相问此事,却只觉得小手一暖,便已被陈伯宗的大手抓住,心头一甜,便也不再言语了。
    陈伯宗抓着柔若无骨的佳人玉手,抱着蜷做一团的慵懒狸猫,却是无暇体验此间的浪漫与惬意。
    他想起了那几个被他安置在太医系统的东宁医者。
    那是司马申调任乐州时向他举荐的治瘴人才。
    或许,太医系统得变上一变了。
    陈伯宗在心中想道。
    ————
    建康,太常寺。
    (三品)太常卿江总,今日有些烦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