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三章 怼皇上-《唐赟》
第(2/3)页
“你们真是胆大包天!”李宽本就如此,李世民狠狠的瞪了一眼便不再看他,反倒是目光停留在李道宗身上,“承范,你是朕的堂弟,又是礼部尚书如何不知大唐律法有此规定?纵然道玄之女又如何,然道明确确实实抚养其长大成人,此恩大于天她必须守孝三年!”
李道宗急了:“皇上!”
“住口!”李世民冷喝一声,训斥道:“你如此做可想过朕的颜面置于何地?若是吐蕃赞普知晓其是个不孝之女,那又该如何处置?前车之鉴,莫不是你忘了?”
李道宗无言以对,李世民说的正是吐谷浑的事情,事实正如他所言,两国关系不仅没有向和平方向走,反而误会越来越深。当初,李世民一再拖延就是因为没有嫡系女儿,他也担心吐蕃得知非亲女又会发生战乱,只得选择拖延;后来吐蕃使团的提议正中下怀,吐蕃也不会找借口发动战争。
李诗是皇室宗族之女证据确凿,但她在守孝期未满便嫁于吐蕃赞普为妻,那绝对是大不孝之人。若是被吐蕃赞普得知,又是新的一轮战争,李世民不敢去赌。
“那吐蕃使团如何交代?”李道宗关心则乱,说出了自己的底牌,李世民冷冷的说道:“朕自由安排,至于你们俩欺君之事,朕暂且记下他日再犯一并处罚。”
“呵呵!”压抑的气氛下,李宽却是笑出声来,李世民正欲动怒,却听李宽气定神闲的说道:“皇上,我敢保证放眼整个大唐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李诗来,名字可以一样,人却没有一模一样之人,除非李诗还有姐姐或妹妹。”
“大胆!”李世民怒吼一声。
李宽怡然不惧,不紧不慢的说道:“为君者当以国事为重,百善孝为先此乃品行,若国之有难当以国为先,孝义之道能与国相提并论吗?李诗是吐蕃使团认准之人,此乃天意如此!”
“身为一国之君的皇上,却顾及自身颜面枉顾朝政大事。吐蕃与大唐结亲,此乃与民同乐大事,于国于民都是百利之事。若是皇上以此判我与王叔之罪,敢问皇上我们是欺君还是有违法度?”
李道宗、吴公公均是愣住了,李宽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再次出现,这次直接当着众人的面怼李世民,对于他的决策直接提出质疑,这让两人捏了一把冷汗,李道宗使劲的拉着李宽仍然无法阻止正在气头上的李宽。
“欺君,臣等已然和盘托出并无隐瞒,再说臣等并无违法之行为,最多也就是不曾上报。但是臣之初衷是为了大唐与吐蕃两国交好,永不动兵戈,为两国百姓谋求福祉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