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拿朕当傻子耍-《朕不吃这一套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几轮交锋下来,弹劾张鹤龄,张延龄兄弟这一轮,双方算是打了平手。剩下几轮,都是朱厚照占了上风。
    接下来,有人提出要恢复午朝。
    历朝历代的朝会,常朝都是早朝。
    勤政的皇帝,一天一朝。外加元日,冬至等大朝会。
    有的是几天一朝,外加朔望朝会。
    弘治年间,有的臣子起幺蛾子,在早朝之外,增加了一段时间午朝。
    就是在早朝之后,午间也上朝。
    这种举动,就是一些大臣干不了正经事,难事又不想干,但是还要显得自己很忙,没事找事儿。
    就是一种形式主义,官僚主义作风。
    弘治帝朱佑樘是个老好人,就采纳了建议。
    但是实行一段时间之后,发现不少时候,早朝刚刚结束,就要上午朝。一天光上朝了,也没功夫干别的。一站好几个时辰,站着都累的受不了。
    于是就有人请假,或者干脆缺勤,时间一长,众臣受不了,午朝也就无疾而终。
    今天提出来,也不过是出风头而已。
    朱厚照才没工夫整天跟他们扯皮,就准备否决。
    不过,这个提议实在不得人心,没等朱厚照否决,就被几个人一顿猛喷,不了了之。
    几轮交锋虽然很激烈,但表明上都是一本正经地说话。双方都抢占道德高地,占据政治正确。
    朱厚照也不想把关系弄得太僵,甚至把矛盾表面化。撕破了脸皮,对双方谁都没有好处。
    他现在毕竟是皇帝,大明积弊已久,不可能在短时间内,就改变巨大的惯性。
    除了决心,他还需要耐心,需要战略定力。
    这就是君臣斗而不破的套路。
    但是,总是有人不识时务,在不该跳的时候,跳了出来。
    这个人就是尚宝司卿祝祥。
    “皇上,臣有奏。”
    一看是祝祥,朱厚照眉头一奏,知道就没有好事儿。
    这个祝祥,是成化年间的进士出身。
    弘治年间任湖广按察司佥事,家住京城。因为母亲年高,乞请回京任职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