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章 罕虎问政-《我在春秋不当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其实,李然还有一层含义,却是因为自己祭氏家宰的身份而不曾点破。
    那就是,郑国作为所有诸侯国当中,最具有商贸特色的邦国,其实,同样也是最适合惠利于民,藏富于民的。
    民富则国富,民强则国强。这一句话若是放在别国,可能是行不通的。但是,如果是放在郑国,那还真就未必行不通。
    “可是……子明,我郑国内忧,你又岂能不知?”
    只见罕虎闻声一叹,脸上尽是无奈之色。
    明主贤臣,郑国的确有。
    可是乱臣贼子,郑国可也有不少。
    丰段与驷黑不断于暗中阻挠,对于子产的新政也实实在在的产生了不小的影响。
    而且,“民富”之后,国到底能不能富起来还真很难说,不过他们这些世家大族,确是实实在在的都能捞够到不少好处的。
    所以,若再继续惠利于民,岂非等同于助长丰段与驷黑的势力?
    “伯石与子皙等人,其声势亦是日涨,加之此次虢地之会,楚令尹王子围代君以为盟主,伯石的气焰更是日盛,若是他们届时极力与子产为难,恐怕……”
    楚国王子围在虢地的“大放异彩”,其另外一个作用,就是让丰段在郑国可谓是愈发的风光了。
    因为,他现在可是王子围的岳丈啊!
    有着这样的一个如此闪耀的楚国女婿,这可不就让本来就是郑国上卿的他更加的“光芒万丈”了吗?
    现如今的郑邑城中,不知有多少豪门显贵争相前去拜会,意欲与之结盟。
    所以,若想让子产能放手一搏,又哪有这么简单?
    李然闻声,也知罕虎所虑皆是事实。但他依旧是两眼盯着罕虎,并是斩钉截铁的言道:
    “回当国,李然还是那句话……长痛不如短痛啊!”
    谁知,罕虎却依旧是长叹一声道:
    “哎……若是能有这般轻巧,本卿又何至于如此劳苦奔波?”
    “他们在国内早已是树大根深,若要除之,除非是伤筋动骨。届时,我郑国免不了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呐!更何况,此间之事,牵一发而动全身,也保不齐这四邻之邦,不会趁虚而入啊……”
    是啊,一旦他们动了丰段驷黑,那晋国和楚国那边,可不就又有话可说了?届时郑国又该如何自处呢?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