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2章 让赵鞅来找我吧!-《我在春秋不当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赵鞅也不耽搁,当即再次写了一封书信,并且在写的过程中,又几次三番的询问董安于该如何措辞。
    两人在一起商量着,花费了近一个多时辰,这才算是大功告成。
    董安于临行前,赵鞅又是对其嘱咐道:
    “阏于,务必要将我的本意传达予李子明知晓!”
    董安于自信道:
    “主公宽心,臣一定不辱使命!”
    董安于的自信,来源于他对李然的理解和洞察。
    他认为李然既已经有了回应,那么多半是一定会出山的,如今就看赵鞅这边会如何回应了!
    而他觉得,这一次赵鞅的回应,也一定会让李然满意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再说李然这边,却依旧是悠闲自得。对于赵鞅一事,似乎也并不放在心上。
    观从见状,心中却是不免有些着急了。
    当天夜里,李然正在和宫儿月、丽光用膳,范蠡却突然是从外面赶来:
    “先生,董安于求见!”
    李然闻言,只“哦”了一声,随后放下碗筷,便是站起身来:
    “月儿,光儿,你们先吃着,我且出去看看!”
    宫儿月和丽光都是点了点头,而李然则是跟着范蠡一起来到了前厅。
    董安于正在里面等待,因是过于焦急,所以并没有入坐,而是在那来回踱步。
    当他看到李然,眼前顿是一亮。
    这两日以来,他一直都想要见李然而不得,如今却终于是让他见到了。
    董安于朝李然深鞠一躬,还没开口说话,李然已经双手执住他的胳膊。
    “阏于不必多礼!”
    董安于说道:
    “晋国赵氏皂臣董安于,见过子明先生!”
    董安于不称李然的太史官职,而称“先生”,其用意也很是明显。
    他这次前来,其目的是为了让李然出山相助赵氏,所以对太史一职是尽可能的避而不谈。
    李然言道:
    “赵氏之前助在下良多,并且还曾救过在下的性命。本应亲自前去答谢,怎劳你们前来?今日得见阏于,实是有愧!”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