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7章 南夷诸国使团进京-《大奉太子爷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大奉中原地区有许多商贾。
    各州府道的有钱人,除了地主外就是商贾。
    南下丝绸之路的开辟,对国家来说是好事。
    但对商贾来说,却不是好事。
    比如在丝绸之路的概念提出来之前,国家掌握者盐业矿业等诸多重要的行业。
    除此之外,手工业,制造业等大多数都在商贾的手里。
    商贾们想要赚钱,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与商品。
    其中,就涉及到了一个比较大的灰色产业,奴隶买卖。
    尤其是铸铁这样的铸造业,需要大量的劳动力。
    奴隶的成本就比较低廉。
    之前的平南王与晋王就是个例子。
    他们每年都会向云川道三王索要大量的奴隶来充当劳动力。
    这些奴隶从事高强度的劳动,平均寿命也很低。
    有的干几年就噶了。
    奴隶也只需要低廉的成本就能干活,比正常雇佣人手能省一大笔钱。
    奴隶不仅仅是从云川道而来,更多的是南夷诸国。
    南夷诸国本就不发达。
    买卖奴隶在那里也是常态。
    就拿云川道三王来说,南诏王与太和王与南夷诸国大面积接壤。
    南夷诸国里甚至有些跟他们关系极为不错,甚至许多部落都是他们的下属关系。
    郭天翊让范学义出使南夷诸国,打通商路,明显是要扶持南夷诸国。
    一旦南下的丝绸之路开始,朝廷与南夷诸国建交,那么从另一层面来说大量买卖奴隶的勾当就会受到影响。
    甚至朝廷会因为颜面禁制大量买卖奴隶。
    这个灰色产业可是让无数人受利。
    自然会有人持反对之声。
    哪怕是在朝堂上,有大臣支持郭天翊的观点,也有人持反对意见,觉得跟蛮夷合作极为不妥...
    “无妨。”
    “近日先看看是哪些人在从中捣鬼。”
    “另外,在范学义来时看看有没有人出来捣乱。”
    “如果有的话,让锦衣卫们搜集证据,直接捉拿。”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    郭天翊可不是心慈手软之辈,身为君王不能仅有仁义爱民之心,必要时也要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。
    距离京城百里外的官道上。
    南诏世子看着眼前的队伍,心情复杂。
    第(2/3)页